在河北文冠果产业,有利于绿化美化城乡,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系北方珍稀乡土树种。如果大量推广种植文冠果,可破解生态危机和食用油危机,促使我国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做出巨大贡献。

  文冠果全身都是宝,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防风固沙先锋生态树种,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和常用中药材。

  文冠果具有喜光、抗旱、抗寒、耐盐碱、耐瘠薄的能力,病虫害少、生命力顽强、生命长达2000年的优点。既有非常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还有特别好的绿化和美化效果,是目前我国北方*有特色的造林树种和绿化树种,也是*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特色林果产业。

  近年来,党和国家格外的重视木本油料,全力支持木本油料发展,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等优惠政策,各省市也争相出台了一些支持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要充分把握好这些政策和机遇,努力发展文冠果产业,开创文冠果种植和加工的新局面。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北部,黄河下游之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山地面积902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8.1%。

  河北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很适合文冠果的生长。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七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青坨营镇前姜六村,有一棵古老的文冠果,树龄500年左右,树高6米,胸径24厘米,冠幅3.6米x2.4米。解放前,此前有一座古庙,古庙前原有古柏、文冠果10余株,解放后,古庙改做小学校,当时此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学校也迁至他处,只剩这株文冠果树矗立于此。现在古树只剩东西两大主枝,赶上哪年还能结几颗果子。

  在平泉市台头山乡榆树沟村柳条沟里,生长着一棵树龄350余年的文冠果,还开着白色的花。此树位于柳条沟水库旁边,与辽宁省凌源市名胜古迹万祥寺相距约两公里。此树高9 米,树围*粗处达230 厘米,胸径约80厘米,冠幅东西达12米,南北11米。

  河北省丰润区曹庄子中学校址原系当地所建东岳庙,建庙时,庙前栽植有两株文冠果,要株毁于文革期间。该树位于学校操场中央,树高5米,胸径0.45米,冠幅4 4.5米,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河北省山地面积较大,气候干旱,可大规模发展抗旱节水又有经济效益的文冠果产业。

  建议把河北的生态林、绿化树和旅游观赏树改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观赏价值既耐旱又耐寒的文冠果,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文冠果风景旅游区。从而实行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经济性与观赏性相结合,营造现代化的城乡美景,形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常规的生态造林和绿化树种都是松树、国槐和杨树,属于耗水树种,非常容易被旱死,如果生态林和绿化树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老百姓的利益挂钩,就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升成活率、降低育林成本。

  文冠果这种既耐旱又耐寒的树种,未来将成为*具发展前途的树种。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了土壤水分流失。据统计,近几十年,中国的气温升速大于全球,三北地区的气温升速大于全国。全国1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河流,比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2.7万条。近10年,全国湿地面积减少了5000多万亩,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数字惊人:我国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奈曼旗西湖面积曾达2730平方公里,水面1330平方公里,2001年全部干涸,当地的来教河也彻底干涸。1973年-2010年,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湖泊由94个减少到83个。1980年-2010年,全国共消失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243个,内蒙古就有59个。

  栽种树林的作用是保护水土资源,其次是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北方气候寒冷,水资源匮乏,在恢复美丽生态,长期保持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在园林绿化中选择文冠果这种既耐旱又耐寒的树种,不但可大幅度提高其成活率,而且对于建设节约生态型城市益处多多,更符合地域园林城市建设的自然规律。

  建议把河北的退耕还林和精准扶贫等造林项目选用文冠果,在有条件的乡镇建成文冠果特色小镇,把文冠果作为河北特色林果产业做大做强。河北有大片土地,由于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种植庄稼经济低迷,因此出现撂荒现象,建议大量推广种植文冠果,前期既有退耕还林项目补贴,后期有长期文冠果的收入。

  贫困是填不满的枯井,即使给多少钱都不够花。如果种下文冠果,就种下了摇钱树,使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丰收,就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文冠果抗旱耐活,经济效益好,移栽后*二年就能挂果。经过西北文冠果基地高产选育的文冠果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我国北方的水地、旱地和荒山荒坡均可种植,是退耕还林和精准扶贫的好树种。

  建议河北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建设文冠果田园综合体。以文冠果风景旅游为先导,以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冠果文化为灵魂,以文冠果产品销售为支撑,以文冠果旅游体验为价值,以城乡融合与乡村复兴为目标。进而达到乡与城的结合、农与工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以乡村复兴和再造为目标,通过吸引各种资源与凝聚人心,给那些日渐萧条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价值、信仰、灵感和认同的归属。

  开展文冠果田园综合体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文冠果被老百姓称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铁杆庄稼,结实早、产量高、效益好,西北文冠果基地培育的高产文冠果种苗,好水地种植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三年亩产种子100公斤,当前价格每公斤20元左右,亩产值2000元;五至七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种子200公斤,亩产值4000元;八至十年后,进入高产期亩产种子1000公斤,亩产值2万元。文冠果寿命较长,千年的大树仍然花繁叶茂、硕果累累。一次性投资,终生受益无穷。

  由于文冠果具有耐旱、耐寒、喜光的特点,以及防风固沙的作用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好的优势,而且河北拥有大面积的荒山、荒坡,还有大片撂荒的土地,而且光热资源很丰富,是文冠果种植的黄金地带。如果大量种植文冠果,则可克服以上弊端,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文冠果是朝阳产业,健康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可以消除贫困,解决就业难题。文冠果初期产业有育苗、种植,文冠果观光农业,文冠果风景旅游等;加工产业有文冠果高级保健食用油、文冠果养生茶、文冠果饮料,以及文冠果家具、文冠果文玩、文冠果根雕等;深加工产业有文冠果制药、文冠果美容等。发展文冠果将有效缓解生态危机和食用油危机,拥有非常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仅能增加河北山地作物的多样性,还能起到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作用,显示出较高的生态效益,对于调节区域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有力发展社会经济,改善民生,精准脱贫,促使山区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

  总之,河北干旱少雨,水土流失、植被退化严重,生态危机不可以小看。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而河北生态、绿化和林果产业当首选文冠果,这对河北经济发展和根治盐碱地,以及彻底改善河北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文冠果产业是调整河北农村产业体系、治理水土流失和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如果文冠果能够在河北推广种植,建立一个山川秀美的河北就不再是梦想。河北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文冠果等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提供高效清洁生物质能源,催生新型绿色新能源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目标。

  文冠果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长,千百年来曾多次被提倡和推广,但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为何这么好的树发展不起来呢?除了宗教、文化与政治因素之外,文冠果也存在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技术难题。移栽成活难是种植方面的难题,千花一果是经济价值问题。这两个难关不攻克,文冠果就没法发展起来。

  西北文冠果基地从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重要特性入手,利用控水育苗、药水泡根、泥浆蘸根和塑料包根等措施,解决了移栽成活难题;西北文冠果基地从全国56个地方购买了文冠果种子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挂果早、挂果多就采下来,进行第二代育苗,一直进行了8代共20年时间,才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种苗,从而为文冠果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西北文冠果基地被315授予全国重质量守信用联盟单位,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马成福原来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20年。他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经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新品种,入选全国木本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和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还被聘请为宁夏文冠果总顾问。原来兰州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带领西北文冠果基地员工在兰州新区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的荒山上种植了50万棵文冠果;原来白银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带领白银市干旱山区农民发展了50多万亩文冠果。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以实践科研和宣传推广为一体,带领干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把鲜为人知的文冠果,干成了利国利民的新兴起的产业,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历经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我们培育的文冠果种苗,已经走出了甘肃,扩散到了西北、东北、华北,引种到了四川、江苏、湖北等南方地区,我们的高产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处处开花结果。

  2016年6月3日,甘肃日报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难题》: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景泰县和兰州新区的西北文冠果基地看到:这里刚定植两年的苗子就开始挂果,三年的果树已经硕果累累,有的果子压弯了枝头。西北文冠果基地已经突破了千花一果的难关,为文冠果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4月20日,甘肃日报报道《马成福和他的文冠果产业》: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是制约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历经18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破解了这两大难题,为文冠果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移栽成活难主要是没有重视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重要特性。马成福采取抗旱育苗和谨防根部失水两项措施,打破了从挖到栽不能超过三天的禁忌,大大延长了移栽时间,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为了培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马成福精选全国56个地方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苗挂果早、挂果多,就摘下来再次育苗。这样连续选育8代,终于选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

  西北文冠果基地的理想是:发展文冠果,美化北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发展文冠果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警觉!包治百病的“神药”竟是木瓜干、鱼干!有人上圈套数万元
下一篇:白河光皮木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及建议 - 安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