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东平县旧县乡王古店四村的蔬菜大棚,工人们正忙碌着采摘成熟网纹瓜;大吉城三村的维纳斯黄金苹果特色林果种植园里,装卸的货车往来不绝;北吉城村的生态水产养殖基地,24个坑塘的鱼苗自由嬉戏其间……整个东平县旧县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里到处一片繁忙景象。

  东平县旧县乡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16个村、总人口14873人,总投资17625万元,其中投入省级衔接资金5000万元,撬动行业资金11425万元、社会资本1200万元。按照“一轴、三片区”的定位,重点打造特色生态渔业养殖区、特色农业种植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区三大片区,同时围绕产业项目配套提升水、电、路等生产基础设施,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主轴线,实现了建设一批项目、发展一批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聚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2022年,东平县提出“30万亩设施农业、30万亩生态渔业”特色农业发展目标,衔接推进区抢抓机遇、趁势而上,投资衔接资金1000万元整理200亩荒废土地,建成42座冬暖式大棚,实现了设施农业零的突破。

  “在衔接区设施大棚的带动下,我们村原来的荒地和荒废的棚也用了起来,有技术专家来给我们现场指导,慢慢的变多的人参与到大棚种植中来。”王古店四村党支部书记赵树青开心地说道。玛丽西瓜、网纹瓜、豆角等蔬菜水果的产出让荒废的土地生金,由村民自主投资的樱桃大棚、多肉植物种植大棚相继建成,极大提振了群众发展致富的信心。

  因地制宜,实现多元发展。为破解养殖区面积受限难题,投资衔接资金1000万元,收回并改造北吉城村闲置600亩的废弃坑塘水面,招引中林集团东平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东平湖原生鱼种保育基地,实现村集体年均增收50多万元,带动100多名群众家门口就业,让老百姓的腰包都跟着鼓起来。

  只有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才能把项目做大、做强。在衔接区建设推进过程中,立足山湖资源禀赋,依托现有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积极探索“产业+”旅游发展路径,在东平湖原生鱼种保育基地,同步打造休闲渔业休憩区,包含生态垂钓、特色渔家餐厅、水上民宿、研学体验等,安装设置18处水上民宿漂浮平台,内部配套床、空调、电视、洗浴、网络等一体化生活设施,预计吸引游客年均5万人次。辐射带动北吉城村打造浅水湾水上乐园,配套呐喊喷泉、樱花秋千、水上自行车网红娱乐设施,让游客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同时,依托现有维纳斯黄金苹果、樱桃、奇异果等特色林果种植项目,开展农事体验、采摘观光等活动60余次,接待游客超10000人,农业旅游蒸蒸日上,农旅融合迈出新步伐。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让产业主体留下来。“以前浇地跑断腿,现在拧个阀门就行。自从安上水肥一体化设备,我们再也用不着盯着浇园了,把水溶肥料装进配料桶,阀门一拧,水和肥料直接就通到园区了。”中药材种植园的负责人成体华说。为了激活中药材发展动力,投资200万元衔接资金为400亩中药材种植园区配套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租赁给东平县源霖生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用,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元。这套设备不仅为园区节约了成本,还为园内酸枣、红花、苦参等中药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生长环境,很好地提升了药材品质,促进了药材增产。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解决林果产业片区交通难题,让经营主体留得住、发展好,投资衔接资金近300万元,吸收社会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道路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修缮提升10公里生产道路,串联起周边五个村4300亩维纳斯黄金苹果、油蟠桃、奇异果、樱桃等特色林果区域综合发展致富路,村集体年均增收10余万元,提供120余个灵活就业岗位。2023年,为推进林果产业扩规延链,继续投入衔接资金400万元建设林果储鲜冷库,吸引东原(山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设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打造了“种、储、加、销、运”一体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9月,在中国林交会上,东平县拿下维纳斯黄金苹果、奇异果、秋月梨、毛蟠桃等四个全国金奖。国庆期间,举办了以“乐在旧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农产品展销、亲子采摘、山地自行车比赛等热闹非凡,农文旅融合发展极具活力。

  扮靓乡村人居环境,让群众生活美起来。按照“拆、清、建、管、绿”一盘棋思维,统筹实施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全域绿化美化、荒旧破损点位拆建等一揽子工程。投入衔接资金1700万元,修建混凝土生产路1.9万平方米,铺设沥青路面10.7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275盏、修建村民活动广场7处,为群众打造一个干净明亮、整洁优美、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年没回家,路更好走了,晚上出门路灯也很亮,新建的惠民广场上到处是人,下象棋的、跳广场舞的、饭后遛弯儿的,和在城市里没啥两样!”大吉城四村村民高先生激动地介绍到。

  乘着衔接区建设的东风,整合多元资金2210万元,深入推动村居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综合实施驻地品质提升工程,投资800万元,将“三横一纵”四条主街铺设沥青路面1.2万平方米,弱电下地1340米,架设路灯60盏,逐步提升了村庄道路环境。开展220国道、246省道路域环境整改治理,投资1410万元,修缮改造排水沟5.3公里,栽植石楠、法桐等本地苗木2万余株,加装路灯970盏,打造畅安舒美的沿线交通环境,乡村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人和景美、宜居宜业特色小镇已具雏形。

  网格赋能乡村治理,让群众满意度高起来。“岑老哥,在家呢吗?身体咋样,药还够吃不?这月的保障款都收到了吗?孩子在学校里没啥事不?”王古店一村的网格员丁大哥一进门就拉着监测帮扶对象岑怀生问长问短。

  近年来,为了逐步提升群众满意度,让乡村发展有“面子”更有“里子”,东平县对衔接区重点谋划、统一部署,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完善“网格+”服务团队,助推“1+3+N”多元治理模式,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1名片区民警、1名警务助理、1名法律顾问,同时发动包村干部、调解员、志愿者、老党员等N名人员下沉网格,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满足群众多元化、专业化需求。实行积分奖励机制,划分履职、奖励、负面等不一样,居民、网格员依据积分情况按季度或年度可到积分超市兑换牙膏、洗洁精等生活用品,或按比例抵扣水电费。强化动态监测机制,建立乡级动态监测月联席会议,利用网格员“三知三清六掌握”的优势,实现村级与镇级行业部门良好沟通,确保情况实时知晓、人员实时掌握、保障及时到位。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增收计划,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社会帮扶、兜底保障、教育保障等针对性帮扶措施。目前,已纳入监测帮扶对象6户17人。公益性岗位开发为359人提供就业岗位,年均增收8000元。衔接区项目建设为300余人就业增收,人们的生活更有奔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本地山水资源特色,以衔接推进区高品质打造为抓手,持续巩固建设成果,充分的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东平实践,贡献东平智慧。”东平县乡村振兴局分管负责这个的人说。(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庞国秀 范玉如 报道)

上一篇:画卷天府·丰盈之歌|中江: “蜀中产粮榜首大县”的多元丰盈之路
下一篇:礼赞丰盈!宁波奏响浙东平原中心地带的“三农”之歌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