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全身都是宝,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她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常用中药材,而且具有适应能力强、抗逆能力卓越、寿命高达千年的优点。

  文冠果具有喜光、抗旱、抗寒、耐盐碱、耐瘠薄的能力,病虫害少、生命力顽强、生命长达2000年的优点。既有非常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还有特别好的绿化和美化效果,是目前我国北方最有特色的造林树种和绿化树种,也是最有经济价值和发展前途的特色林果产业。

  近年来,党和国家格外的重视木本油料,大力支持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继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文冠果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和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等优惠政策,各省市也争相出台了一些支持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惠政策。我们要充分把握好这些政策和机遇,努力发展文冠果产业,开创文冠果种植和加工的新局面。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油为先。粮油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安定,始终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更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重中之重。

  国际巨头垄断已成为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现实威胁。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经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

  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已由本世纪初的60%下降到目前的37%左右,进口依赖度高达63%,超过国际安全预警线,变成全球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油料进口大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45%,油菜籽进口量占全球进口贸易量的12%,对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我国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我国对食用植物油的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态势,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已成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我国食用油缺口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种植草本油料,90%以上的食用油是从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中榨取的,而草本油料亩产量低,抗灾能力弱,产量不稳,经济效益差,进而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目前,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全力发展木本油料,不但可以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够腾出更多的耕地种植粮食,有效维护国家粮油安全。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北方唯一的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上苍特意赐给北方干旱乃至荒漠化地区的一大战略性资源。我国有15亿亩盐碱荒地、25亿亩沙漠沙地和戈壁,北方还有大量丘陵沟壑荒山荒坡地,大多数都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如果通过几十年时间把其中五分之一荒漠化土地变成文冠果林,再加上居民庭院、房前屋后、城镇道路绿化、各类防护林,至少可造6亿亩文冠果林。按每亩产量200公斤,40%的出油率计算,6亿亩即可产480亿公斤文冠果油,中国人吃不完还可以出口创汇。而且在农田遭遇干旱绝收的情况下,文冠果都可以照常生长收获。因此,说文冠果是战略性可再生资源是不过分的。它是我国食用油的战略保证。如果我国人民都能以文冠果油为食用油,那么人民群众的健康情况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宁夏是文冠果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无论是气候、土壤、海拔,还是地貌特征都与文冠果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适宜大规模种植,产业化发展。而且文冠果喜光,宁夏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是文冠果种植的黄金地带。

  宁夏深居西北内陆高原,属典型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长,夏暑短,雨雪稀少,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点。由于宁夏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夏季基本没酷暑;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8℃以下,极端低温在零下22℃以下。宁夏气候的最显著特征是:气温日差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一般可达12-15℃。全年平均气温在5-9℃之间,引黄灌区和固原地区分别为全区高温区和低温区。宁夏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干旱山区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引黄灌区年平均157毫米。1995年引黄灌区年降水量203.7毫米,干旱山区年降水量317.8毫米。西海固:位于中国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这里长年干旱,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在1000毫米以上,且多发各种自然灾害。

  宁夏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大量引种文冠果,但座果率低,千花一果,很久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园林观赏树种。2008年前后, 贺兰山林管局技术人员采集贺兰山文冠果种子进行繁育,由于种源地瘠薄,种子质量低等原因,繁育出苗率很低。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贺兰山有四处野生文冠果分布。2001年12月,在贺兰山树林沟境内发现一处生长良好的文冠果树。新发现的文冠果树连片生长在山谷靠东的山坡上,大约有500多棵。树干呈奇特的扁圆形,树心为红色,果实黑色,形似核桃,皮厚坚硬,成熟后果壳自动爆裂。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木瓜树的文冠果树,在此地约有百年生长史。

  地处贺兰山石嘴山市惠农区境内小翻石沟,顺沟登山行走约2600米的路程至沟尽头,正南坡有3片文冠果集中生长片林,此处海拔2043~2088米。3片文冠果的分布北依直立的3个山峰之下,依靠山峰的庇护而生长,共有文冠果109株,平均树高5米。2016年5月11日调查时,全部文冠果树仅有9株开花。远离山峰的文冠果长势较弱,有7 株整株死亡,在山坡石缝中、沟底还留有大量文冠果枯枝,有人为活动痕迹。

  另外两处是贺兰山银川境内偷牛沟、黄旗沟。进入偷牛沟约2200米路程,在主沟右侧的一支沟向上200米南坡近沟底处散生文冠果10 株,该地段海拔1500米;进入部队管辖的红旗沟约1600米路程,在路边崖壁石缝中有2株文冠果,该地段海拔1900米。由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偷牛沟采取了严格的设卡封育管护,文冠果生存环境相对较好,长势良好。

  在这个风云激荡的经济社会中,文冠果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产业,但纵观全国文冠果产业的发展却步履维艰,难如人意,许多集团公司、上市公司、大公司都纷至沓来,但套项目的多,干实体的少,失败的多,成功者少,实实在在做产业,且能干出一些成绩者更是少之又少。2011年11月4日,宁夏日报报道《石嘴山市惠农区:3.6亿元招商项目开工9月人去楼空 2000万被卷走》。分析失败的原因:企业看准了文冠果产业,目标很远大,投资也巨大,但却对文冠果种苗和技术一窍不通,最后掉进了农业这个大坑里。

  我们一定要敬畏生命,伟大的生命更不会逆来顺受!文冠果生命之伟大主要体现在她的顽强、长寿和高品质。文冠果全身都是宝,为什么千百年来没有发展起来,就是我们没敬畏她的生命,没有认真研究她的生命特性,我们梦想像驯服其他生物一样驯服她,结果她宁死不屈,最后失败的还是人类。我认为文冠果是一个老树种,新产业,需要一些时间,需要耐心,需要敬佛一样潜心修道,没有一二十年的研究是很难参透她的生命特性的。

  我建议把宁夏的生态林、绿化树和旅游观赏树改种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还有观赏价值的抗旱树种文冠果,也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文冠果风景旅游区,将逐步提升宁夏的旅游价值:沙漠不但可以治理,还能够建成绿洲,建成花海和油田。从而实行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经济性与观赏性相结合,营造现代化的城乡美景,形成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常规的生态造林和绿化树种都是松树、国槐和杨树,属于耗水树种,非常容易被旱死,如果生态林和绿化树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老百姓的利益挂钩,就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的提升成活率、降低育林成本。

  建议把宁夏的退耕还林和精准扶贫等造林项目选用文冠果,在有条件的乡镇建成文冠果特色小镇,把文冠果作为宁夏特色林果产业做大做强。如果种下文冠果,就种下了摇钱树,使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丰收,就有了取之不尽的财富。文冠果抗旱耐活,经济效益好,移栽后最二年就能挂果。经过西北文冠果基地高产选育的文冠果结果早、产量高、效益好,我国北方的水地、旱地和荒山荒坡均可种植,是退耕还林和精准扶贫的好树种。

  建议宁夏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建设文冠果田园综合体。以文冠果风景旅游为先导,以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中华文化传承与文冠果文化为灵魂,以文冠果产品销售为支撑,以文冠果旅游体验为价值,以城乡融合与乡村复兴为目标。进而达到乡与城的结合、农与工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以乡村复兴和再造为目标,通过吸引各种资源与凝聚人心,给那些日渐萧条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价值、信仰、灵感和认同的归属。

  开展文冠果田园综合体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西北文冠果基地历经23年破解了千花一果难题,培育出的高产文冠果种苗,好水地种植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它结实早、产量高、效益好,水肥条件较好的水地,栽种西北文冠果基地高产种苗,移栽第二年就能挂果。三五年后即使每棵树产籽1公斤,亩栽222棵亩产可达222公斤,现在籽20元/公斤,亩产值4440元;十年后即使每棵树产籽10公斤,亩栽110棵亩产可达1100公斤,亩产值可达2.2万元。

  由于文冠果具有耐旱、耐寒、喜光的特点,以及防风固沙的作用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好的优势,而且宁夏拥有大面积的荒山、荒坡和荒漠,还有大片撂荒的旱土地、旱沙地,而且光热资源很丰富,是文冠果种植的黄金地带。如果大量种植文冠果,则可克服以上弊端,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文冠果是朝阳产业,健康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可以消除贫困,解决就业难题。文冠果初期产业有育苗、种植,文冠果观光农业,文冠果风景旅游等;加工产业有文冠果高级保健食用油、文冠果养生茶、文冠果饮料,以及文冠果家具、文冠果文玩、文冠果根雕等;深加工产业有文冠果制药、文冠果美容等。发展文冠果将有效缓解生态危机和食用油危机,拥有非常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不仅能增加宁夏山地作物的多样性,还能起到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作用,显示出较高的生态效益,对于调节区域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有力发展社会经济,改善民生,精准脱贫,促使山区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

  总之,宁夏干旱少雨,水土流失、植被退化严重,生态危机不可以小看。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手段,而宁夏生态、绿化和林果产业当首选文冠果,这对宁夏经济发展和根治盐碱地,以及彻底改善宁夏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发展文冠果产业是调整宁夏农村产业体系、治理水土流失和实现宁夏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如果文冠果能够在宁夏推广种植,建立一个山川秀美的宁夏就不再是梦想。宁夏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发展文冠果等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提供高效清洁生物质能源,催生新型绿色新能源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的目标。

  文冠果历来存在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西北文冠果基地从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质根这两个重要特性入手,利用控水育苗、药水泡根、泥浆蘸根和塑料包根等措施,解决了移栽成活难题;西北文冠果基地从全国56个地方购买了文冠果种子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挂果早、挂果多就采下来,进行第二代育苗,一直进行了10代共23年时间,才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种苗,从而为文冠果的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西北文冠果基地被315授予全国重质量守信用联盟单位,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甘肃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马成福原来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20年。他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等难题,经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了高产文冠果新品种,入选全国木本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和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还被聘请为宁夏文冠果总顾问。原来兰州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带领西北文冠果基地员工在兰州新区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的荒山上种植了50万棵文冠果;原来白银市只有一棵300年的文冠果,他带领白银市干旱山区农民发展了50多万亩文冠果。他不畏艰难,开拓创新,以实践科研和宣传推广为一体,带领干旱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把鲜为人知的文冠果,干成了利国利民的新兴起的产业,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历经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我们培育的文冠果种苗,已经走出了甘肃,扩散到了西北、东北、华北,引种到了四川、江苏等南方地区,我们的高产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处处开花结果。

  2016年6月3日,甘肃日报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难题》: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景泰县和兰州新区的西北文冠果基地看到:这里刚定植两年的苗子就开始挂果,三年的果树已经硕果累累,有的果子压弯了枝头。西北文冠果基地已经突破了千花一果的难关,为文冠果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7月16日,新疆亚欧网报道《西北文冠果基地硕果累累》:新疆亚欧网讯(赵春玲报道)盛夏七月,西北文冠果基地,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只要是两年以上的文冠果苗子,枝头上都挂满了一串串果实。由于挂果实在太多,有的压弯了腰,有的压折了枝条,像这样高产的文冠果种苗,真是文冠果行业的奇迹。

  2018年4月20日,甘肃日报报道《马成福和他的文冠果产业》: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是制约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瓶颈。历经18年的潜心研究,他终于破解了这两大难题,为文冠果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移栽成活难 主要是没有重视文冠果的 深根性 和 肉质根 这两个重要特性。马成福采取抗旱育苗和谨防根部失水两项措施,打破了从挖到栽不能超过三天的禁忌,大大延长了移栽时间,提高了移栽成活率。

  为了培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马成福精选全国56个地方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育苗,发现哪一棵苗挂果早、挂果多,就摘下来再次育苗。这样连续选育8代共20年时间,终于选育出高产文冠果种苗。

  2019年6月,马成福入选全国木本油料一线位。全国木本油料一线工匠人才库在全国共征集到183位工匠人才,评审组根据从事工作年限、特殊技能应用、产业成果推广、脱贫攻坚效果、区域内社会反响等综合因素考量,最终选定168名。

  7月,鉴于马成福在文冠果行业扎实的实践技术和超强的理论功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甘肃省职称改革办公室破格评审为农民技师中级职称。

  9月,马成福写信建议全力发展文冠果产业,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回信答复了他:

  马成福同志:文冠果是我国的乡土树种,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花期长、花色艳丽等特点,可当作城乡绿化树种、景观树种,适合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国家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及地方林业重点工程种植文冠果,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并享受相应的补助政策。

  文冠果还是木本油料树种、经济树种。其种仁含油量较高,可当作食用油和生物柴油的原料。其花、叶、果皮等器官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国家格外的重视文冠果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并予以积极地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14】68号)已经明确将文冠果列为木本油料树种。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发布了《文冠果油》(LS/T 3265-2019)行业标准。我局专门成立了文冠果工程研究中心,支持文冠果良种选育、产品研究开发等科学研究。下一步,我局将协调有关部委持续关注文冠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支持文冠果产业健康发展。感谢您对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10月28日,中国科学网以《从报告文学作家到文冠果专家--记文冠果杂交之父马成福》为题报道:马成福原来是一位关注生态的报告文学作家,由于写作《流血的石羊河》,与抗旱节水的文冠果一见钟情,从此矢志不渝研发文冠果20年。他创办了西北文冠果基地,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难和千花一果的难题,被业界称为文冠果杂交之父和文冠果产业的拓荒者。

  11月,第32届中华大地之光征评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马成福获得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荣誉称号。他的成长经历《我为什么钟情文冠果20年》在《大地之光》总第20期杂志上发表。

  马成福的梦想是:发展文冠果,美化北国大地,带领广大干旱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食用油危机,健康炎黄子孙,造福中华民族!发展文冠果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

  文冠果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她历经灾难却坚强不屈、欣欣向荣,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文化。她是美化北国大地的希望,她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量,她是解决食用油危机的源泉,她是健康炎黄子孙的母乳,她是造福中华民族的神树,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宝。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乡村振兴看中核|白河:花红了草绿了振兴画卷展开了
下一篇:第1616期: 投桃报李与投瓜报玉(外一篇)